2025年10月19日至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此次论坛由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以及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公共收藏中心指导,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秘书处主办,成员馆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公共收藏中心塞切尼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匈牙利塞切尼国家图书馆)承办。中国和匈牙利、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波兰、克罗地亚等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代表,以及国际和欧洲的图书馆机构代表约100人与会。
本届论坛以“连接、创造、互动、启发——图书馆的未来”为主题,为探讨图书馆领域当下及未来关键议题搭建了适宜平台,议题涵盖基层阅读空间、跨界合作、数字化、终身学习、人工智能、图书馆未来等,并深入交流这些领域催生的实践机遇与经验成果。
论坛开幕式上,匈牙利塞切尼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盖伦切尔·尤迪特、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匈牙利外交与对外贸易部副国务秘书苏赤等致辞。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秘书处秘书长、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陈国友大使的贺信。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副秘书长海伦・曼德尔以《趋势转化——让理念落地为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化行动》为题作了报告。她指出,图书馆积淀的成长、学习与合作文化,是其立足之本。未来的图书馆需兼具灵活性、开放思维与创新精神,方能引领进步。
欧洲图书情报与文献协会管理局(EBLIDA)局长安德鲁・克兰菲尔德以《风雨中的庇护所:图书馆作为对话、包容与变革的空间》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图书馆面临经费与法律等问题,定位需从“为民众创造文化”转向“与民众共同创造”,并探讨如何以创新政策应对社会问题。
刘冬以《阅读即场景:杭州“新阅读空间”的社区活化实践与启示》为题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新型阅读空间推动传统图书馆从“藏书”转向“服务为先”,提出“阅读即场景”理念,助力多元阅读空间共生,同时让阅读场景成为社区活化及满足居民阅读需求的有效途径。
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勇以《共建智慧 深析数据》为题,分享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以南京图书馆大数据实验室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省五级图书馆的“全、准、通、快”大数据体系,用于读者服务、行业管理及AI赋能的智慧服务,并建议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数据标准与隐私保护等挑战。
匈牙利塞切尼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盖伦切尔·尤迪特报告题为《重新定义图书馆:塑造未来国家图书馆的趋势、挑战与创新》,以匈牙利塞切尼国家图书馆为例,阐释了国家图书馆作为“文化遗产守护者”与“创新推动者”,如何通过数字馆藏与数据服务应对挑战。
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馆长亚斯米娜·宁科夫以《连接、创造、互动、启发——图书馆的未来》为题作报告,分享了该图书馆在国际合作、书目编制、考古描述以及举办非常规文化活动的实践案例。
论坛期间举办了圆桌论坛,参会代表聚焦六大核心议题,通过33场专业分享,深入研讨图书馆发展的前沿趋势、技术应用、文化功能与行业生态,凝聚了行业未来发展共识。
杭州图书馆 供稿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