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由文化部牵头组织成立了“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ALIS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CADAL管理中心(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和国防大学图书馆等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主要机构。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会议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迄今已召开十八次会议,就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点和前沿问题不断进行深入研讨,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发布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政策指南》《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出版了《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图书馆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指南》由“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安排会议成员单位上海图书馆负责起草。《指南》征求意见稿经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各成员单位多次征求意见,并提交联席会议讨论修改,于2017年9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省图书馆召开的联席会议第十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经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备案,现正式发布。
《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指南》是在参照一系列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概括总结,以ISO 27000标准系列为主要依从并予以简化,对如何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指南》明确了数字图书馆安全所涉及的概念定义,提出保障信息资源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基点,关注包括安全政策、访问控制、信息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备份与容灾、应急响应与安全公告等在内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要素,从而系统地描述了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整体框架。《指南》将为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实践提供框架指导,也为具体的操作规范与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