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凝聚精华 助力推广——高校图书馆之地区主题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23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社会。传承和弘扬地区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助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图书馆的责任之一。继上期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主题高校图书馆优秀业务案例后,小编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交圕·行阅:主题行走式阅读研学”项目和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楚文化系列阅读推广活动”项目,从展示地区优秀文化特色、设计多元系列活动、阅读与研学交融、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结合地区特色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与成果。


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交圕·行阅:主题行走式阅读研学”项目

主题鲜明

多元立体

知行合一

在育人理念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文化育人阵地上开拓服务新品牌“交圕·行阅”。以感悟中华优秀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目标,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围绕核心主题和地区特色,结合校暑期社会实践和图书馆文化育人项目,开展主题行走式阅读研学活动。

项目背景

为引导莘莘学子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启发学子感悟先贤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和伟大的家国情怀,帮助师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提升人文素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策划了“交圕·行阅”项目。项目设计将阅读与研学互相嵌入,经过前期调研,确定研学方案、核心书目及合作单位,设计研学行程。通过共读共思、深度考察、文化体验、研学交流、总结拓展等环节,将思考、实践、交流、凝练、展示有机结合,形成学习的闭环,开拓高校图书馆育人新途径。

项目内容与执行方式

2016年以“阅读徽州 礼敬中华”为主题,引导学生品读《阅读徽州》,结合书本知识品味徽州传统文化,体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传统技艺的丰富多彩。在6天时间里,学生带着对书籍的思考,依次走访了屯溪老街、西递宏村、行知学校、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地,学习徽墨、徽州毛笔、宣纸等制作,体验徽州传统成人礼仪式,与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思索了非遗传承的要义。

2017年以“西南行思 爱国礼贤”为主题开展活动。学生在出发前阅读了西南联大相关书籍,各自选择了曾经在西南联大任教或求学的大师进行人物研究。途中,学生走访了西南联大旧址等爱国教育与历史文化基地,并与云南大学相关研究工作者深度交流,结合前期阅读的思考,在实地考察中收获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共鸣。

2019年以“走进敦煌 鉴古知今”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敦煌研究相关著作,带领学生走进敦煌。学生对丝路重镇敦煌的地理形态、气候、物产、民生有了深入了解,为三代敦煌人执着的精神所折服,为敦煌人崇高的艺术追求和学术理想所深深打动,深化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刻苦求学的信念。期间赴敦煌研究院聆听了相关讲座并交流心得,对莫高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史为鉴,科艺结合,学生在行走中收获力量,踏上成为兼具科学与艺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之路。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为重温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以“从交大红楼到北大红楼”为活动主题,推动学生在出发前共同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带领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红色文化圣地,与文物修复工作者、历史文化专家、建筑艺术专家实地交流。在本次爱国主义教育行程中,学生利用镜头将研学行程完整的记录下来,更深刻地理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效果

2016年至2021年分别以“阅读徽州 礼敬中华”“西南行思 爱国礼贤”“走进敦煌 鉴古知今”“从交大红楼到北大红楼”为主题开展4期活动,积累文字成果超30万字,受到校内外媒体报道和读者广泛好评。

积极凝练成果,开展专题展览、制作研学短视频、设计纪念册和明信片等周边产品。不断寻求拓展,辐射周边学区,促成大、中、小学生“大手牵小手”研学互动,发挥大学立足社会、文化引领的作用。


二、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楚文化系列阅读推广活动”项目

聚焦地区文化主题

挖掘文化内涵特色

开展多元系列活动

“楚文化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是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挖掘地方文化中独有的文化记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校园尚学风气。活动自2020年10月正式启动,持续到2021年6月,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热情高涨,受到了参与者的欢迎和认可。

项目背景

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先秦时代曾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地处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借助得天独厚的学术条件和地理优势,有计划地开展楚文化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广大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藉此发挥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中的引领作用。

项目内容与执行方式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系列活动包含楚文化主题书展、楚文化经典阅读打卡、听名家讲楚文化、纪录片里的楚文化、成语中的楚人楚事、博物馆中的楚文化、楚乐楚舞里的浪漫楚韵、楚文化剪纸小课堂等项目,使得阅读推广活动与地区文化特色相结合,让系列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兼具持续性和独特性。

经典阅读。楚文化主题书展对楚文化书籍进行展示,介绍了楚文化知识;楚文化经典阅读打卡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参与者线上打卡,每周进行一次线上交流并提交书评,活动中进行两次线下小组交流活动。

多元互动。名家讲坛邀请专家开展现场讲座,进行线上直播;组织观看纪录片,进行线下小组交流讨论;组织参与成语中的楚人楚事活动的师生通过制作小视频讲述历史和名人故事,体悟成语传递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力量。

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观看编钟楚舞等表演,从视听盛宴中感悟楚风楚韵之美,增强对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邀请湖北省非遗传承人讲述楚文化剪纸的特点,学生亲手实践,领略剪纸艺术。

对于参与不同活动项目的学生,图书馆也给予了相应的奖励,例如参与博物馆参观活动后的知识问答测试,有精美小礼品赠送,参与其余活动则给予不同等级的学分奖励。

项目特点与效果

立足地方特色,营造尚学风气。采用多元化的活动方式,丰富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地区文化书籍馆藏丰富,又有相关研究专家的加持,为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此外,这次系列活动让师生了解湖北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区域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的活动不仅提升了读者的阅读素养,也满足了不同读者的文化诉求。

系列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师生的热情参与,获得了参与者的广泛好评,活动取得了超乎预料的效果,形成了阅读地区优秀文化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氛围。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活动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文字和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


版权:中国图书馆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内)   邮编:100081
京ICP备12008455号-2    电子信箱:ztxhmsc@nlc.cn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