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术交流 > 年会
主题会场3:面向AI for Science:图书馆的新战略与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4-09-24

2024年9月11日,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湖北省宜昌市盛大开幕。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 “面向AI for Science:图书馆的新战略与新举措”主题会场于当日下午成功举办。受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李猛力委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兼)、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刘清研究员主持。

刘细文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加速变革,AI4S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与应用正在政府、产业、学界等多个层面迅速扩展,图书馆也面临应对时代挑战、融合应用AI技术的关键问题,并对当下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衷心希望本会议能加强交流合作、广泛凝聚共识,为图书馆智慧知识服务与智能知识服务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研究馆员作题为“AI4S引领图书馆变革:新战略与新举措”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图书馆上下游生态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智能环境下图书馆战略转型的案例。报告提出专业图书馆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并介绍了AI驱动的新型智能知识服务形态。报告认为面对专业图书馆新战略与新任务,图书馆将在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魏崇作题为“数智时代的古籍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数智条件下古籍数字建设与服务的现状,提出完善古籍数据治理体系、创新关键技术应用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运营的发展思路与建设原则,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图书馆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馆(所)长陈超作题为“从‘要文献找上图’到‘在上图做研究’——智慧时代图情专业服务转型思考” 的主题报告。报告提出了图书馆应如何利用AI技术来提升服务,包括数据服务、知识服务和情报服务,并强调了图书馆在智慧时代培育和提升人类创造力的新使命。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张智雄作题为“构建支持AI4S的科技文献知识底座:思路和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讨论了AI4S的主要需求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科技文献内容深度挖掘的思路,并介绍了构建AI4S科技文献知识底座的具体方法及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窦天芳作题为“生成式AI时代图书馆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生成式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在AI赋能应用、数据赋能AI和联结业界方面的实践,讨论了生成式AI对图书馆工作流程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通过AI技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北京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正高级工程师伍大勇老师作题为“科技文献大模型及智能服务应用探索”的主题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科技文献大模型及其在多个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以及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带来的全新机遇,并提出了下一步技术研究和功能研发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科作题为“北京谱仪Ⅲ实验上大语言模型的开发与部署”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人工技能技术在高能物理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他通过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系统“赛博士Dr. Sai”项目展示了AI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前景。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王东波作题为“荀子古籍多模态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古籍多模态大模型的构建方案,并基于模型的预训练结果和微调任务,总结了模型在古籍文本理解和图像识别任务上的性能提升。

本次会议邀请了9位来自于不同领域或地区的专业图书情报机构的资深专家,就图书馆融合应用AI技术、面向AI4S图书馆角色转变以及战略转型、AI驱动下各类型图书馆智慧服务和智能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通过此次交流,各专业图书馆将以面向AI4S的知识服务为目标,踔厉奋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专业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

 

(本会场举办单位供稿)

版权:中国图书馆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内)   邮编:10008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936     京ICP备12008455号-2     电子信箱:ztxhmsc@nlc.cn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