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术交流 > 年会
第18分会场:中外馆员视角下的多元融合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9-24

2024年9月12日,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外馆员视角下的多元融合图书馆”分会场在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明诚楼二层2105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于探讨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特藏资源、阅读空间、文化传承、学科服务、信息无障碍、开放获取出版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旨在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并促进中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开幕式由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执行理事长、美国石溪大学全球图书馆倡议总监、杰出图书馆员黄柏楼主持。黄柏楼老师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员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美国图书馆协会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Michael Dowling在致辞中强调了图书馆作为信息枢纽和文化传承中心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还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协会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并表示愿意与中国图书馆界加强交流与合作。

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主席、加拿大温莎大学图书馆终身馆员刘国英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参会的嘉宾和观众的感谢,希望图书馆员能够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学术出版。刘国英和黄柏楼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出版中应用日益广泛,但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版权问题。他们分析了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期刊的AI政策声明,发现大部分期刊禁止将AI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并要求作者在使用AI工具时进行披露。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硕士研究生林卓然和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红军分享了基于RAG技术的多模态图书馆智能问答机器人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他们测试了所开发的智能问答机器人的准确率、拒绝回答率和错误率,并与其他智能问答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此外,他们还分享了此类机器人对图书馆馆员带来挑战的调研结果:大部分馆员意识到压力,也愿意充实自我,迎接挑战。

会议第二部分的主题是特藏资源的多元与开放获取。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郭劲赤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Jie Huang比较了中美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多元化建设方式、收藏内容、揭示方式、易用性、开放获取等方面。他们指出,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特藏资源建设方面各有特色,但都面临着如何提升特藏资源的易用性和可获取性的挑战。他们还探讨了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如何平衡数字化建设成本与收益,以及如何确保特藏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此,他们建议图书馆应制定特藏资源政策,调整建设策略,加强数字化建设,并推动开放获取。

会议第三部分的主题是阅读空间与地方文化。襄阳市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郝伶俐分享了襄阳市图书馆“典”亮襄阳阅读推广项目,该项目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并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讲好地方故事,传承精神价值。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知识资源管理系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芳探讨了机场图书馆作为新型阅读空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并以中外机场图书馆的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了机场图书馆在服务模式、空间设计、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特点。

会议第四部分的主题是学科服务与信息无障碍。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孙波,东师图书馆学习与学科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张静鹏和信息素养馆员吴昌洪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享了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与升级路径,探讨了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学科服务水平。他们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学科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学科资源、学科服务、学科活动等信息,并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问答等服务。他们还探讨了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如何提升学科服务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水平,以及如何加强学科服务团队的建设。加拿大女王大学图书馆档案馆馆员金山介绍了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无障碍方面的适应性技术服务,包括无障碍空间、无障碍网站设计、替代格式、适应性技术、适应性设备、无障碍培训等。她强调了包容性语言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在无障碍培训方面的经验。他还探讨了信息无障碍在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员在推动信息无障碍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会议第五部分的主题是开放获取出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及馆藏评估馆员张薇分享了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加强开放获取出版的经验,包括参与开放获取出版协议的考量因素、案例研究、行动方案等。她以PLOS为例,分析了参与开放获取出版协议前需要进行的分析,包括出版社信息、财务分析、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和可访问性审计、作者验证流程、文章分析等。她还介绍了OA Switchboard和SciFree等开放获取出版平台,并分享了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利用这些平台推动开放获取出版的经验。她指出,开放获取出版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趋势,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开放获取出版,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学术繁荣和知识传播。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并对实践进行指导。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会议收获颇丰,并将积极将会议成果应用于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供稿,吴昌洪、黄柏楼撰稿)。



版权:中国图书馆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内)   邮编:100081
京ICP备12008455号-2    电子信箱:ztxhmsc@nlc.cn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