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术交流 > 年会
第14分会场:新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3-09-25

在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背景下,建构科学系统的图书馆统计与评价体系,发挥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标引领作用,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优化图书馆资源布局、助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14分会场“新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于9月16日下午在河南郑州顺利召开。本分会场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图书馆界和相关业界的专家学者、图书馆员等参加了本次分会场活动。



 


本次分会场活动由主题报告、学术交流和互动讨论三项议程组成。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统计与评价专业组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部委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叶继元主持本次分会场活动。

在主题报告环节,叶继元教授作了题为“图书馆内容评价、效用评价难在何处?”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图书馆评价的简史和图书馆评价的三个维度,其次分析了图书馆内容评价、效用评价的难点及其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图书馆评价的几点对策,期望通过实质性的评价促进图书馆工作质量的真正提高和人员素质的进步。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郑德俊作了题为“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导向及指标思考”的报告。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特征,通过对既有指标的内容分析和演变分析,讨论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评价维度、评价重点的视角变化,思考图书馆该如何优化知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更好关注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院长、研究馆员唐承秀作了题为“面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学图书馆成效评估思路与导向”的报告。基于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围绕2015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介绍了开展高校图书馆成效评估的意义、目的、基本思路以及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情况,为关注高校图书馆成效评估的同仁提供参考。



 

东南大学图书馆教研室主任袁曦临研究馆员作了题为“基于循证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效果评价及其实证”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图书馆创新服务效果的评估,并基于循证图书馆学理念开展了图书馆主题书展服务的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超星集团副总经理、研究馆员叶艳鸣作了题为“现实与未来: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统计问题的困惑与出路”的报告。报告首先分析了图书馆发展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之后,图书馆的统计面临的困惑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从概念、系统平台、统计维度、大数据方法以及统计分析利用等方面阐述了对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统计发展前景的展望。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铭副教授作了题为“图书馆界建立中文Altmetrics数据整合分析平台的思考”的报告。为了在Web2.0环境下保证科学评价和计量研究的准确性和影响力,最理想化的方式是按照一致性的标准建设能融合各社交网络Altmetrics数据的数据整合分析平台。国外已有针对Altmetrics数据的整合分析平台。在我国建立中文Altmetrics数据整合分析平台由图书馆界来牵头组织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由图书馆界建立这样的平台需要在多个要点上进行设计。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顾健作了题为“当前评估高校图书馆的难点及应对思路”的报告。首先提出高校图书馆的评估难点,如馆际差别大、主管部门指标单一、统计数据有限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应对思路。



 

南京图书馆社会工作部(阅读推广部)副研究馆员秦志华作了题为“基于‘全评价’理论的图书馆研学活动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报告。以南京图书馆为例,应用“全评价”理论,从评价目的的内涵和意义、评价主体的界定和职责、评价客体的维度与深度、评价方法的选取和适用、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评价标准及指标的设置等方面对图书馆研学活动的质量评价展开了讨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研究馆员刘时容作了题为“‘以评促建’视角下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的报告。基于第四、五、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数据对湖南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宏观分析,以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为调查途径对当前湖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状况进行微观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服务优化策略。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与专家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统计与评价专业组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姚晓霞,华东师大信息管理系教授袁毅,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杨杰等,针对图书馆资源统计、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统计与评价、图书馆的质量评价等问题开展深入交流讨论。

本次分会场聚焦“新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入研讨图书馆的统计与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吸引了图书馆学界与业界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次分会场活动的顺利召开不仅加强了图书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对话,还对我国图书馆科学合理的统计与评价,图书馆事业发展和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 供稿)


版权:中国图书馆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内)   邮编:100081
京ICP备12008455号-2    电子信箱:ztxhmsc@nlc.cn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