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月,万物并秀,绿心赤印,文脉流芳。4月14日至15日,“翰墨匠‘芯’,潮流永‘筑’——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学术会议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主办,并获得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的鼎力支持。
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常林,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王雁行,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张久珍,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等出席会议。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主席菲利普·肯特,以及来自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国际图书馆前沿发展趋势。全国两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及图情机构代表参会。
会议现场
开幕活动中,陈樱致辞指出,中国图书馆在环境可持续、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北京城市图书馆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希望与会的国内外图书馆专家同仁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未来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图书馆界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图书馆人的力量,也为世界图书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常林在致辞中认为,全球图书馆界的专业交流将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菲利普·肯特带来国际图联主席的问候,同时再次祝贺北京城市图书馆在2024年获得国际图联的“公共图书馆奖”。毛雅君致欢迎辞表示,感谢国际图联以及长期关注首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力量对北京城市图书馆的认可和支持。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许博主持。
陈樱致辞
常林致辞
菲利普·肯特致辞
毛雅君致欢迎辞
许博主持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全球图书馆建筑趋势与功能定位,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横跨东西半球的对话。陈樱、陈超、张久珍、毛雅君围绕“传承·创新·责任——智慧时代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阅读设计,为阅读而建——上海图书馆建设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探索与思考”“未来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图书馆与终身学习”进行了交流。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常委、公共图书馆奖评审团主席雅各布·吉洛瓦斯·莱尔克斯,以及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常委、图书馆馆长专家,围绕国际及不同地区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发展趋势分别作主题报告、案例展示。多位图书馆界专家围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多元融合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多元化、多维度的互动平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成绩,探讨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与空间利用、未来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等图书馆发展重要议题,内容充实、交流热烈,取得了很好的会议效果,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传播中国故事,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图书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